防水係統中的人防工程堵漏防滲技術

 防水係統    |      2019-03-29

防水係統中的人防工程是為保障人民防空指揮、通信及人員、物資掩蔽等需要而修建的工程建築。其淺埋於地下的主體工程通常受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較大,由於勘察選址、設計 施工、維護管理等方麵的原因,滲漏已成為人防工程使用與維護麵臨的一大問題。本文擬從以下六個方麵談談人防工程的堵漏防滲方法。

一、滲漏原因分析
      絕大部分人防工程由於當年工程勘察、結構設計、施工質量及防水技術的限製,防水係統設計考慮不周、防水係統施工質量差等方麵的原因,防水質量達不到要求,部分工程 邊建邊漏,甚至無法通過竣工驗收;再加上外部潮濕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在結構外部的長期侵蝕和結構內部潮濕空氣的長期侵蝕,結構抗力降低,已不能達到結構 自防水的要求,當水位低壓力小時,工程小漏,當水位高壓力大時,工程大漏。因此,防水堵漏已成為人防工程竣工前後的一個重要措施。
二、滲漏主要形式
      按滲漏的表麵形狀分,人防工程滲漏的主要形式有三種:一是點漏,二是縫漏,三是麵漏;按滲漏量的大小,人防工程的滲漏又可分為滲、漏、湧三種形式。
三、堵漏防滲原則
      已建人防工程通常采用已采用四種措施防水,一是實行外包整體迎水麵防水措施,二是通過提高結構自身介質的密實度達到結構自防水的防水措施,三是工程內部采 用被水麵剛性或柔性全斷麵防水措施,四是采用注漿(化學漿液或非化學漿液)封堵滲水通道提高工程周邊介質密實性和穩定性的防水措施。
      由於已建人防工程是淺埋於地下,屬於貼壁式被複,通常情況下不可能挖開地麵在迎水麵重新做防水層,因此,針對滲漏具體情況,通常是背水麵防水。要求采用剛 柔結合、多層設防、重點處理、全斷麵封閉的防水堵漏措施,嚴密組織,嚴格管理,精心施工,保證達到預期防水效果。
四、堵漏防滲程序
1、使用清洗劑清洗、清理人防工程滲漏區域內表麵的水堿和汙物;
2、鑿毛,清除沙漿層和空鼓或蜂窩麻麵處的混凝土,並清洗掉粉塵,保持界麵幹淨(平均鑿深約2~3厘米);
3、對穿牆管、線、預埋件等特殊部位進行防水前的專門清理處理(鑿深約3~5厘米);
4、使用界麵粘結劑、速凝材料、柔性膨脹材料、剛性防水材料對穿牆管、線、預埋件等進行專項重點防水處理(7層,厚約3~5厘米,即基本埋平至原來位置);
5、使用注漿方法對填料層及漏水部位進行注漿防水;
6、使用界麵粘結劑、柔性防水材料、剛性防水材料對池壁內表麵進行防水處理(其中柔性防水層8層,厚約1厘米,剛性防水層10層,厚約3厘米,即基本與池壁原表麵相平);
7、使用界麵粘結劑、粉狀防水材料對池壁內表麵進行塗漠防水處理。
五、堵漏防滲方法
根據不同的滲漏形式,具體防水堵漏方案如下:
1、點漏的處理方法
(1)對漏水點(如穿牆管、線、預埋件、蜂窩、麻麵處等)進行予處理:將漏水處鑿成圓錐形,使錐尖位於漏水點處,深度約為3~5厘米,用鋼絲刷清除鬆動的小石塊和粉沫,再用清水衝洗幹淨;
(2)用速凝材料(如SH速凝劑、水玻璃等)臨時封堵漏點(由於速凝材料的後期強度低,容易開裂,因此,隻能用於臨時堵漏);
(3)用BW止水條等柔性防水材料做柔性防水層;
(4)用速凝材料做臨時限製膨脹層,厚度約5毫米;
(5)用素灰(水灰比為1:0.33)、沙漿(水泥:中砂:水=1:2:0.42)做永久限製膨脹層,兼剛性防水層,方法同剛性防水層(四層)。
2、縫漏的處理方法
      混凝土(磚)結構的變形縫(沉降縫、伸縮縫)、施工縫、結構裂縫,人們俗稱為“新三縫”,“新三縫”的漏水是混凝土結構最常見的縫漏,處理方法基本同點 漏,不同之處是:對縫進行予處理時,將縫鑿成楔形;用速凝材料堵縫時,如果水壓不大、滲流量較小,可一次性的堵住,若是水壓大,水量達到急流,甚至高壓流 時,可采用抽管法或埋管法。
3、池壁內表麵的處理方法
(1)使用清洗劑清洗、清理池壁內表麵的水堿和汙物;
(2)鑿毛,清除沙漿層和空鼓或蜂窩麻麵處的混凝土,並清洗掉浮土,保持界麵幹淨(平均鑿深約2~3厘米);
(3)在點、縫防水處理完畢之後,進行5~7層剛性防水處理;
(4)用玻纖布及塗料進行柔性防水處理,約8層;
(5)進行3層剛性防水處理兼保護層;
(6)使用界麵粘結劑、粉狀防水材料對池壁內表麵進行塗漠防水處理。(注:經處理後,池壁內表麵基本恢複原來形狀和厚度)
六、施工質量措施
1、加強施工現場的領導,工程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必須緊盯施工現場,步步指導,做到施工始終在監督指導之下進行,確保施工質量;
2、加強教育,明確質量標準和每道工序必須達到的技術要求,嚴密組織,做到每道工序必須經技術人員檢查合格後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確保施工質量;
3、嚴把材料關,認真檢驗材料的品種、規格用其技術指標,嚴格執行有關儲存、保管的規定,確保材料質量關。